设为首页 English 한국의 日本語 图书馆
您现在的位置: 洛阳外国语学校 >> 校园新闻 >> 校园新闻 >> 正文
【师之乐学】古琴----心灵的独白,耳边的细语
作者:明春英    新闻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5008    更新时间:2016-7-28         ★★★

          古琴----心灵的独白,耳边的细语
    汉语词汇里,有一个优美的词语:知音。知音的最高境界是高山流水。伯牙善鼓琴,钟子期善听。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后子期死,伯牙谓知音再难觅,乃破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。知音,成了琴人心向神往的人生境界;知音难觅,却成了心中最深的隐痛。
   
但是,伯牙在遇子期前,在东海蓬莱山也曾度过无数孤寂的日子,整日面对浩瀚大海,巍峨群山,倾听澎湃涛声,琴是他唯一的寄托,于是他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平生的志意寄托在琴弦上,才谱写成了《高山流水》。
   
在遇子期前,伯牙已经遇见了真正的知音--琴和他自己。所以欧阳修才说:“寄谢伯牙子,何须钟子期。陶渊明才会去奏无弦琴:“但识琴中趣,何劳弦上声?无弦琴之声,是陶潜心弦所奏的独白和细语,他并不需要逢迎和谄媚任何人,他在《咏贫士》中说:“知音苟不存,己矣何所悲?在琴中感受到生命无尚的美好,让琴声成为自己心灵的独白,耳边的细语,那么外在的知己能否遇见已经不重要,因为重要的是你已遇见了最美的自己!
   
还有大家熟知的孔子学琴的故事:习其曲,得其数,得其志,终得其为人。在琴中孔子见到了文王,也见到了内心真正的知己---他自己。我想在得其为人后,肯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阶段:文孔合一,琴人合一,琴成为了孔子心灵的独白和耳边的细语,这种独白和细语有时除了文王,恐怕只有孔子一人能懂。后来,孔子游于匡,宋人围之数匝,而弦歌不辍。在这不辍的弦歌中,是孔子知穷之有命,知通之有时,临大难而不惧的独白和细语。
   
白居易在《船夜援琴》中说:“七弦为益友,两耳是知音,心静即声淡,其间无古今。当琴成为心灵的独白,耳边的细语,古人是我们的知己,天地大道是我们的知己,还有那个一直隐匿在内心深处的自己也会成为我们的知己。这大概就是孔子所说的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的真谛吧。朋从遥远的时空来,从我们从未觉察的自然大道来,从我们隐藏的内心深处来。当他真正来临之时,别人不理解又何妨?夫子说:“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
   
所幸,伯牙所绝之弦还未绝迹,那就让我们重新拾起,让琴声成为我们心灵的独白,耳边的细语,再续《高山流水》之曲,在琴中遇见最美的自己!











 

 

新闻录入:郭艳    责任编辑:郭艳 
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• 上一条新闻:
  • 下一条新闻:
  •    网友评论:(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
    数据载入中,请稍后……

     

   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友情链接 | 版权声明 | 网站公告 | 管理登陆 |

    洛阳外国语学校地址:中国河南洛阳市西工区九都路76号 邮编:471000 豫ICP备17029548号

    技术支持:洛阳外国语学校电教中心、洛阳外国语学校学生电脑社团